找到相关内容32篇,用时6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释尊时期的分教和阿含的集成之研究

     若复《》欲诵、正诵,谓《小》、《》、《增五增三》、《幻网经》、《影胜王迎佛经》、《胜幡经》。(T23, p925c)   此中所提到的《小》、《》、《增五增三=五三》、《...处经=分别六处经》、《小》、《》、《影胜王迎佛经=频鞞娑逻王迎佛经》编于《中阿含》。   【9】希法,分别编在《中阿含》和《长阿含》中。例如,《自欢喜》编于《长阿含》。《未曾有法经...

    林崇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4647085.html
  • 阿含的集成与大乘经典源流的研究

    颂文与今日北传的《杂阿含》(属说有部)对照,有下列的经典被删除或调动至《中阿含》中︰1.分别业经2.「业相应品」之十3.[和+心]破经4.度经5.尼干6.小7.8.分别六处经9....相应阿含》中的小、分别六处经、拘楼瘦无诤经、象迹喻经、多界经、师子吼经、分别六界经及净不动道经等移至《中部》,将漏尽品说处经、成就戒经、善法经、诸法本、达梵行经、阿奴波经等移至《增支...

    林崇安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2347806.html
  • 十八义解释

    灭诸烦恼病,恐复为患,是故以,是名空空。复次以破十七故名为空空。”  (5)、者,声闻法中法,如《杂阿含》说生因缘老死,若有人言是老死、是人老死,二俱邪见。是人老死则...其心相,无所觉知,如慧为知相,入诸法实相,则无所觉知,自舍知相,是故诸法无有定相。”  《杂阿含中》说二种,众生、法。《罗陀经》中说,色众(蕴)破裂、分散,令无所有。《筏喻经》中说,法尚应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82167784.html
  • 中观他思想要论

    佛护论师等。由于他们论及自证,所以,被罗睺罗善执看成无自性八说,龙树论师也持这种观点,中观派根据三转法轮的一切,尤其根据迦旃延集的《阿波陀那》、《》等初转法轮诸经和《弥勒请问品》、《般若波罗蜜多...考虑识,从境的心识去考虑有差别是错误的,其余没有错误。  中观学派分普通中观派和中观派,普通中观派在藏区主张自,在印藏两地主张无自性,一般指阿奢黎佛护、清辨、解脱军、寂护及其随行者的观点。其内部又...

    多罗那他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52746140.html
  • 佛教在二十一世纪的社会功能及其修行观念

    佛教徒是不会被卷入政治漩涡的。 例如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二〈结禁品〉中,便规定比丘不得亲近国王,否则可能会有十种负面的问题发生,对比丘不利,也于佛教的团体有害。中阿含经卷四十九《》中,亦规定沙门不应「...,更明载有四摄法。六度与四摄,一向被认为是大乘的菩萨法门,却在阿含中见到了。六度中的布施行是利他门,持戒行看似自利门,可是五戒被称为五施,持戒行也含摄了菩萨的三聚净戒,那便也是利他门了。四摄法的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75347613.html
  • 佛法的修道次第:《七车经》

    基础的意义。 “心净”,就是内心平静;就是止;就是专一安住。如《娑鸡帝三族姓子》(七七),《长老上尊睡眠》(八三),《说处经》(八六),《周那问见经》(九一),《优陀罗经》(一一四)及《》(一九一),::都说“至无事处,山林树下安静处,高岩石室,远离,无恶,无有人民,随顺燕坐。”“至无事处,山林树下安静处,宴坐思惟,勿得放逸!勤加精进,莫令后悔!”于安静处,对“正法”作深度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71753544.html
  • 佛教思想的传承与发展--印顺导师九秩华诞祝寿文集

    幻事」。「」,出自「杂阿含」的《 》;「小」,出自《中阿含》的《小》。就是被中国 佛教中的台、贤等宗宣扬为「圆教」大乘教义的诸如「佛身 无边」、「佛寿无量」以及「佛以一音演说法」等等,...各个部派之间,存在著不 少的不同观点,从而也就能够从不同的、论中,按图索骥 ,直探本源!这样,印公就逐步发现;诸如《成实论》所说 的「十论」, 《显宗论》的<序品>, 以及《涅盘》 的卷二三、二四...

    郭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42639606.html
  • 佛教思想史上的一位划时代伟人--遥祝印公九秩寿庆

    一切有为法 ,如梦幻、泡影”,则是来自“阿含”的“观色如聚沫”以 至“观识如幻事”。“”,出自“杂阿含”的《 》;“小”,出自《中阿含》的《小》。就是被中国 佛教中的台、贤等宗宣扬为“...成实论》所说 的“十论”, 《显宗论》的<序品>, 以及《涅槃》 的卷二三、二四,等等,都反映出了当时佛教思想上的不同 论点。《发智论》是根本论,经过分别论究,逐步编集而成 为《毗婆沙论》,成为公认...

    郭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92746478.html
  • 《中阿含》导读

    》,说行真实空不颠倒,应不念人想、村想、无事想,乃至不住无想定。(10)《》,说欲多行者,当修内、外、内外法、不移动法等。 〈后品第十六〉︰收有十。(1)《迦楼乌陀夷经》,赞断...学说之间的关系为特点。后出的很多、律多引述其内容。 六十卷。东晋·隆安二年(398)罽宾沙门僧伽提婆共僧伽罗叉译。收在《正藏》第一册。此是北方佛教所传四阿含中之一。因为它所遍...

    田光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42347171.html
  •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(四)D

    知法中,有心受垢(杂染),有心受净」。『阿含』以来的业报,染净因果,都但名无实而这样成立的。『摩诃般若波罗蜜』卷二0(正八·三六四中──下)说:  「疑(即无明)不可尽故,……老死忧悲苦恼不可...二·九二下)。4.『杂阿含』卷四七(正二·三四五中)。  『相应部』「六处相应」(南传一五·八七──八八)。  『相应部』「譬喻相应」(南传一三·三九五)。  『中阿含』卷四九『』(正一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75440618.html